按照朝廷原定的总体战略部署,江南游击军海运南下之后,应该再等一到两月,待游击军在江南登6并取得一定战果,猬集徐州的叛军不得不分兵回援江南之后,朝廷平叛大军再倾师南下,与游击军及福建、广东两省的兵马南北夹击,一举剿灭尾难以兼顾的江南叛军。
这本来也是朱厚?做出让俞大猷率江南游击军沿海路南下,命高拱出使闽粤两省,协调两省平叛的初衷所在。可是,高拱、俞大猷衔命南下不到半月,朝廷就接到江南密报,南都那帮乱臣贼子已经平息了内讧,不但徐州叛军主力没有调动;反而增加了数万强悍的南蛮异族兵士,这无疑给江南游击军的军事行动增添了莫大的困难。
汪直的船队行于海上,与朝廷音讯不通,想要调整战略部署已来不及。想到那上万名大明健卒,尤其是“一将难求”的军事奇才俞大猷,朱厚?不禁心如刀绞,但此战关系到大明国运,胜则万世之功,败则万劫不复,他也不敢独断专行,便于嘉靖二十四年五月初七,召集内阁、五府、六部诸位文武大臣商议整军南下之事。
内阁及兵部诸位大臣们的意见还是倾向于再等一等,等江南游击军和闽粤两省兵马出动之后再倾师南下。但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英国公张茂及前军都督府左都督、成国公朱至孝等军中硕勋和戚继光等将领却一致认为,朝廷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专为平叛组建的禁军早已军容严整、蓄势待,此番南下定能将江南叛军一举荡平。加之禁军多为北方人氏,若是拖过了六月份再出征,南方澳热多雨的天气也会影响兵士战力的挥,导致战事久拖不决,更有兵败垂成之虞。
就在文武大臣激烈地辩论了两天,仍是争执不下的时候,一名囚犯被朝廷先期派往徐州前沿监视叛军的河南卫所军钱文义所部押解进京。这一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竟成了促使朝廷下定最后决心的微妙因素。
此人便是去年年初曾带领会试举子大闹科场,今年更党附逆臣顾?在南都拥立辽王图谋篡国的湖广才子张居正!
与何心隐、初幼嘉分手之后,张居正带着那些逃难的难民穿越了前线,来到北方。在当地官府的帮助下,那些难民6续投亲靠友,无所依靠者也被安置在了官屯之中,只有张居正因言谈行止和他那身仆役打扮不大符合,被当作奸细抓了起来,严加拷问。五木之下,张居正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且不说张居正去年年初曾伙同他人煽动各地会试举子罢考,闹得天下沸沸扬扬;最近一段时期,南都拥“益”拥“辽”两派的争斗也被朝廷在《民报》之上大肆渲染,深入揭批那帮乱臣贼子打着维护祖制旗号,行谋权篡位之事的丑恶行径,他的大名更是声震宇内。对于这样的谋逆重犯,当地官府如获至宝,立刻将他槛送京师。为了防止在路途之中出什么意外,还特地恳请钱文义派了整整一队兵士押送。
此前听说张居正与江南那帮乱臣贼子搅在了一起,令朱厚?深感遗憾,曾长吁短叹了许久,如今听说他自己送上门来,不禁喜出望外,当即召见了张居正。
一路北上,张居正亲眼见到了朝廷安置难民、大兴农务的诸多善政,亲耳听到了各地百姓交口颂圣之声,此刻又蒙皇上亲自召见,温言抚慰,更是感动莫名,遂俯身阙下,痛哭流涕地忏悔了自己附逆倡乱的错误,恳请皇上将自己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朱厚?亲手将他搀扶而起:“年轻人哪能不犯错误?改了就是好同……”他咽下了即将脱口而出的“同志”二字,改口道:“哦,改了就是我大明的好臣子嘛!朕去年与你们有三年之约,朕绝不食言。不过,如今天下尚不太平,出外游学就不必了,你就安心去国子监去读书。下科大比,朕还想看你这名满天下的湖广才子蟾宫折桂、长街夸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