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佑太皇太后是肯定不会容忍两位皇室公主同嫁一夫这样的事发生的。
帝姬、宗姬、族姬及皇妃被金人掳掠后,被金人贵族强占为妾室,甚至有两代人同侍一夫的事发生。但那是金人豺狼本性使然,这些人是被迫。而大宋是礼仪之邦,所有一切都必须按礼进行,公主与别的女人同侍一夫的事,都是不被允许的,更不要说两个公主同嫁一男子。
在听了李纲所说后,元佑太皇太后再也坐坐不住,亲自出面,找小皇帝赵谌去了。
赵谌在这件事上虽然固执,但他的出发点只是为了王晨好,想让与自己关系甚好的两个姑姑嫁给王晨,这样三人都可以一直得到王晨的保护和照应,并没其他更多的想法。元佑太皇太后是他的长辈,她的话赵谌不可能不理会的。在挨了元佑太皇太后一番说,几近训斥的相劝后,赵谌有点撑不住了,不敢再坚持。但他也很倔强,并没在元佑太皇太后面前表示什么,只是表示,以后许多事都会来征询她的意思,不会鲁莽行事的。
也不知道是谁把风声传出去,很快朝中大臣都知道了皇帝想将大宋幸存的两位帝姬同嫁给王晨的事,一时间群情激昂,许多大臣上表指责皇帝的行为。这是完全有违礼制的事,士大夫们愤怒了,金人将掳去的宗室女怎么处置他们没办法干涉,也没能力去管,但发生在大宋朝堂上的事,他们却怎么都不能容忍,上表的人全都指出皇帝这样做,是天下人不能容忍的。
许多大臣们还认为,两位帝姬的父母亲、兄弟、姐妹及其他亲眷都在金人大营内当俘虏,许多人受到百般凌辱,不少的人被折磨死死,在二帝及其他宗室女被救回之前。赵环环和赵珠珠不应该考虑婚嫁之事,不然就对不起被俘的父母亲、兄弟,还有那些被折磨至死的大宋宗室。
李纲和宗泽并没将这事泄露出去,他们严守嘴巴。李纲除了与元佑皇太后说这事外,没再与其他人提起过;宗泽也只有与王晨讨论过这事,身边其他人都没有漏过半个字。消息究竟是谁传出去,挺让人费解。李纲和宗泽还有王晨都认为是元佑太皇太后,但又不敢去质问。
赵谌有点吃不住这些,找王晨商量对策,王晨也没太多办法,只能告诉赵谌,不要去理会太多,只告诉大臣们。这只是皇帝暂时的想法,说着玩的,只是没不到有人当真。
赵谌没办法之下,只能听从王晨的意思,将这个解释告诉了上表的大臣们。
大多大臣听了皇帝如此说。也不再来质问什么,但依然有一些大臣认为现在不应该为赵环环和赵珠珠考虑婚嫁之事,而应该让这两位有幸继续呆在皇宫中的公主避世出家,为二帝及其他皇室、宗室旁支人员祈福。但这一点赵谌坚决不答应,他告诉表达这意思的大臣,柔福帝姬、惠福帝姬与康王、元佑太皇太后是他现在仅存的四位亲人,要是柔福帝姬、惠福帝姬避世出家。那他身边连个可以说亲近话的亲人都没有,这如何可以?
这件事闹腾了一阵后,最终赵谌与大臣们都妥协于折中方案,那就是赵谌不再提将赵环环和赵珠珠嫁给王晨的事,大臣们也不要求赵环环和赵珠珠避世出家,为被俘的二帝及其他皇室成员祈福。
事情差不多算是回到了原点。但谁都知道,这事注定没这么简单。
不过暂时没有人敢去提这件事。这件事暂告一段落时候,已经是正月底。宝贵的半个月就在争吵中过去,让一心想做事,进行初步军制改革的王晨大为叹息。
他并不完全反对朝中的大臣们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但这些人的反应也太大了一点,仿佛这件事比北伐、比整编军队、比准备战略物资还要重要的多,许多原本负有职事的大臣,都将精力放在争论这件事上,正事倒没人去做。许多原本打算中要做的事,特别是火药方面的准备情况没有达到预计的目标,让王晨非常恼怒,他也借机惩处了一批相关的官员。
而被惩处之人则认为这是王晨公报私仇,愤愤地上表反击,不服受到的处罚。但王晨在这件事上完全不顾别人的反应,一意处置。心里窝着火的赵谌也完全支持王晨的提议,并采取王晨的说法,说以后只要有误军事准备方面的官员,无论官职大小,都要受到重处。
如今最重要的事就是整编训练军队,及后续的北伐,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的理由延误相关的准备事项!在处置这些渎职的官员上,李纲、宗泽、张所等人的意见是一致的,那就是不能以任何理由延误正事。习惯了以前行事方式的许多官员,在因为延误了军事准备而被罚,申诉无果后,只能不情愿地接受,许多人也都明白,如今的朝堂情况不比以前。
为战争所做的准备事项大部都是王晨安排,他最重点关注的就是火药及相关火器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