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赵恒已经不能说话,皇太子赵受益身着朝服,百官随从,于祈年坛郑重向山川神祗祈祷。
大宋隆兴元年二月十九日戊午(公元1022年3月23日),全身穿戴好的北宋第三代皇帝赵恒终于在延庆殿吐出最后一口气,龙宜宾天,一时宫墙内外悲声大作。
第二天,礼仪院宣布:“准礼例,差官奏告天地、社稷、太庙、诸陵,应祠祭惟天地、社稷、五方帝诸大祠,宗庙及诸中小祠并权停,俟祔庙礼毕,仍旧。”也就是说,差遣礼部官员分别向天地山川、祖宗太庙和赵家先人的各祖坟报告,同时准备隆重祭祀。这段时间内,各个赵家祖宗的大庙小庙暂时停止日常祭祀活动,等候赵恒的牌位奉入太庙后再照常举行。
同是这一天,阁门使薛贻廓告哀于契丹。又命内侍宣庆使韩守英为大内都巡检,领着各黄门分管宫殿门,大内卫士屯护。阁门使王遵度为皇城四面巡检,新旧城巡检都是临时安排的差使,增加了禁军和武器,每坐城门都预备兵器甲胄,于大事当头,预防有人作『乱』。
第三天,满朝文武身穿朝服,外罩白帽白衣,进宫哭拜先皇,薛贻廓宣告:“先皇帝奄弃万国,凡在臣僚,毕同号慕,及中外将校,并加存抚。”于是大家又趴在地上口称万岁,捶胸顿足嚎啕大哭,直哭得嗓子都哑了才退下。
只是退下,不是离开。稍微休息一下,几个大臣代表丁谓、冯拯、薛映等又递上奏表,请皇太子赵受益听政。赵受益传话说父皇刚刚去世,哀痛不已,自己年纪小本事小,做不了皇帝,不准。于是大家又第二次上表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大事情总要你领导决断,别推辞了,快来吧。赵受益又第二次传话说还是不行,没心情管事,悲恸得很。最后又上一回表说太子啊,你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勇挑重担,把国家管理起来。要不然就『乱』套了,咱们都是国家干部,怎么能只顾个人情绪丢下工作呢?想想那些劳模,哪个不是先公后私的?快别磨蹭了,来吧!
这是最后一道表,上完之后,过场才算走完,宫里才宣布先帝遗诏:皇太子于柩前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权处分军国事,淑妃为皇太妃。至此,皇后刘娥升级为章献皇太后,成为大宋朝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太后。
如果按照历史发展,北宋时期将会出现一个奇观,那就是赵家老娘们儿跟契丹萧家老娘们儿成为当时垂帘听政的品牌,出了许多了不起的女人。而她刘娥就是第一个!
跟着到了二十三日,宫里就把赵恒生前玩的、用的,穿的、戴的还有到阴间继续掌权用的服玩及珠襦、玉匣、含、襚等等应该跟着入梓宫的东西陈列于延庆殿,召政事堂、谏台、枢密院等大臣来一起观看清点。二十四日,大敛成服。
二十五日,内务府在崇政殿之西堂屋设了御坐和垂帘,所有的帘幕都用白布白纱罩着,文武百官排队站在殿外。赵受益内穿龙袍,外套衰服,暂时放下哭丧棒和解开黄麻等物品,由张景宗和雷允恭两位扶着他慢慢边哭边坐上宝座。[]阳光大宋86
通事舍人引群臣进殿,面朝皇帝宝座排队站好,等白帘子卷起来,群臣在丁谓、冯拯的带领下向赵受益和刘娥下拜,班首丁谓奏道“圣躬万福”,然后大臣们跪倒,三呼万岁。等仪式全部做完,除了宰臣,其余都退下回家,留着这几位商量事情。
三月一日,小祥(就是咱老百姓说的头七),赵受益到赵恒灵前哭了个够,奠酒上香完毕,暂时脱了孝服。群臣也要跟着来灵前哭拜。祭奠完毕赵受益要去到内东门坐下,大臣们又跟着跑到那里,大家都要劝皇帝节哀,国事为重等言语,是名奉慰。像这种活动要每七天搞一次,一直要到七七四十九天过后才算完。最后一次叫做大祥,赵受益就彻底脱了孝服,狠狠地痛哭一回完结,叫服惨。
也不知道中国人怎么这么能折腾,从周朝以来,死的人地位越高,花样就越多,时间就越长,礼仪就越繁琐。尤其是像皇上这样最高级别的领导翘辫子,几乎每日一哭不带停的,整天吹吹打打,活着的人往来奔波疲于奔命。特别是才十二岁的赵受益,还没享受到当皇帝的待遇,先累个半死,原先很朴实善良的孩子,饱含着眼泪送别父亲,到最后都变成了干嚎。
后来据扇子本人考证,源于中国区域广大,但是当时劳动生产力极其低下,物质和精神文明都非常贫乏,没有宽带、**、电视、k歌等等活动条件,于是大家只有遇到事情拼命折腾,尽量把不管是喜事还是丧失都办成大型文体娱乐活动!
俗话说得好“人死饭铺开,不请自家来。”大多数人能白吃白喝,又能休闲娱乐打马吊赌叶子,偶尔还可以喝点小酒,何乐不为?所以人人都极力主张丧事大办,反正累的又不是自己,还可以看热闹看笑话,多爽?请记住:(aoye),努力提供最爽快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