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府尹返故地 感叹黎民苦
(191)
“自严哪,你一句话提醒了为父。三秦地既已连续发生小股民变,地方官却还一再送厚礼贿赂朝官,此钱从哪里来?肯定羊毛仍出羊身上,会对百姓横征暴敛。”毕老当即一惊道。“这岂非恶性循环?如此下去民变之势,定会极快星火燎原,最终危及皇朝根基。这可是个极危险的信号。若果真如此的话,作为朝廷内阁大臣,你们就该及时奏明皇上,即速采取应对措施。”
“此情儿与吏部同僚早已奏明皇上。”毕自严亦不满道。“但因皇上同内参室诸人,正忙于策划中兴大计无暇顾及;只回答‘知道了’三个字;便转过脸去还埋怨儿等‘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三秦若有匪患,地方官自会报知,勿庸尔等操心着急’。您说气人不气?”
“你们也不要一味埋怨皇上,他久居深宫,已习惯了按部就班处理诸事。你们所奏大概亦为从小道听来的信息,他恐怕不止听过一次,都是轻描淡写,自令人半信半疑。”毕老手撑下巴,边在室内踱步边沉思道。“为父这样考虑:若要皇上重视,就必得拿出真凭实据。近几日你安排好部衙公事,随便以考察三秦赋税征收情况为名,轻车简从,为父陪你亲赴三秦,熟人熟地,定能探访到实情实景,掌握相对准确事例数据。回京即根据探访考察情况,拟一道内容充实典型,数据例证真实可信的‘万言书’,再及时奏明皇上。我想他再不会无动于衷。”
“哈------不再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父亲考虑问题总是高人一筹。”毕自严当即兴奋地赞扬道。“您看那内阁中衮衮诸公,平日里争权于朝,趋利于市,倒是一个比一个高明睿智;但可到正场上,倒一个比一个痴呆笨愚。倒是我退休赋闲的老父,反想出了如此高超实用主意。”
“不是人家愚笨,倒是比吾父子更重实际。”毕老自嘲道。“哼,不顾大局的‘实际’,总有一天会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毕自严冷笑一声道。“走自己路,让别人说去。父亲,儿明上午早朝后就立办诸事,争取次日就起程赶赴三秦。”
按照毕老先生行前,“轻车简从,微服暗访”的嘱咐,次日一早,毕家父子二人,仅带两名侍卫两名仆从,主仆六人,一车四马,便正式向目的地出发起程。从京城到三秦大地,需穿越冀晋边地,横跨山西全境,将近六百里地,送加急快件至多一个对时。但毕家父子主仆的“探访小组”,因仅属“私访”性质,上没官府命令督催,下无受访时期限定;任务极富弹性且相对宽松。另主要是毕父继业,毕竟是年愈七旬古稀老人,即便再忠于朝廷,爱护百姓,也不能拼了老命。
所以,尽管性急的老父一路督促,但毕自严虽咀上答应“快赶”,却暗中交待车夫,“不慌别急,悠着点赶”;并坚持昼行夜宿,在吃饱睡好的基础上方才赶路。尽管如此,五日后,一行人还是顺利到达了目的地——陕北米脂县境。因据传言,该县闹灾荒,贪官横征暴敛,百姓为求生存,便激起民变。且正是该县县令曹圣堂,却连续两年趁乱拿国库仅剩那点钱,进京城去部衙贿赂阁员,“开后门”托人情,名要求为本县减赋免税,实为自己保位升官。而毕家父子的“探访组”实是冲此而来的------
正仰躺马车里的毕继业,突觉身下的车子明显颠簸,凭经验他知道,已进入米脂县境。其道路都较外地坎坷不平嘛!在延安府尹任上数年,对辖下这个米脂县情,他最清楚不过了。在三秦大地尽管都穷,但唯有这米脂穷且不堪。人说此处穷就穷在民风刁悍,不好管理,时常发生砸官衙,抢钱庄粮库的“民变事件”。
于是,在毕老来前的州府,便听从当地土豪劣绅建议,亦派酷吏来任县官。如此针尖对麦芒,遇到问题,谁也决不退让,造成矛盾更加激化,仇恨愈积愈深。最终由普通民变发展成聚众揭杆造反,攻下县衙,杀了县官,惊动州府派兵镇压,方才平患。但不可能斩尽杀绝,却留隐患,一旦气侯适应,便会死灰复燃。毕继业任延安府尹后,专门派去一位清官,坚持从“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做起,动员地主商户自愿出钱出物,动员百姓出力,修桥开渠铺路,多做公益事业。这样做的结果,自然大大缓解了阶级矛盾,减少了百姓同官府和富人之间仇恨。
从而在一个时期内,使当地社会治安相对稳定,官绅满意,百姓赞成。只是好景不长,自毕继业奉旨调走,延安又换新府尹,按百姓的说法“又是个味口大的贪官”。毕继业原派米脂的“清知县”,自然没钱给其送礼,不久便由现在的曹圣堂取而代之;该曹的所作所为,其后果便可想而知------
想到此的毕继业,不禁仰天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