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遹点头道:“爱卿所言,颇有见地,倒是和朕的某些想法不谋而合。”
“陛下天生睿智,岂是微臣可比。”
“呵呵,士稚也会说笑了,其实不然,朕观爱卿对答,面色如常,心中必已有成竹之策,不妨讲与朕听。”
“皇上明鉴,对付拓跋鲜卑,还是要实施分而治之。只是以前拓跋鲜卑与我大晋素无交集,臣就是有了方略、计划却也无施展拳脚的空间,而今天佑我大晋,拓跋六修臣服,给了我们更多的机会去了解拓跋鲜卑的机会。尤其是拓跋普根、拓跋六修、拓跋比延三人之间恩怨情仇,给了我朝施展离间计的机会。”
“爱卿且试言之!”
“分而治之,正应在拓跋六修的弟弟拓跋比延的身上。臣以为,皇上可以敕封拓跋六修为南部大单于,拓跋比延为中部大单于,拓跋普根为北部大单于。”
“嘶!爱卿,敕封拓跋六修没有问题,而且恐怕拓跋六修正盼着朕的敕封,只是敕封其他两个人能行吗?”司马遹犹豫道。
“呵呵,陛下有所不知,拓跋比延与拓跋普根两人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亲密无间。早些年拓跋普根在拓跋南部受到拓跋猗卢的重用,就任右贤王之职,谁知当拓跋普根掌握了大权之后却没有重用随同他一起北上的拓跋比延。这让拓跋比延对拓跋普根越来越不满,因此陛下的旨意到了漠北之后,拓跋普根或许不会接受,但拓跋比延一定会欣喜若狂!”
“爱卿,就算拓跋比延接受了又能如何?要兵没兵,要部众没部众,他又能翻出多大的风浪来?”司马遹不以为然道。
“呵呵,陛下有所不知,与拓跋普根两人相比,拓跋比延的势力确实很小。但不管怎么说他也是鲜卑贵胄,有一定的号召力量。他的部众虽少,但若有我大晋作为外援,未必不能事。”祖逖沉声道。
“启奏陛下,祖将军此议甚好,皇上,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以前拓跋比延或许还会对拓跋普根存有幻想,但这几年他眼睁睁看着对方一步步鲸吞掉两部鲜卑,而他自己的实力却没有增长多少。再加上拓跋普根对拓跋南部虎视眈眈,这都加大了拓跋比延对其的警惕之心!”张宾也出言赞同祖逖的建议。
“既是如此,这件事就交给内阁去办。”
“臣等遵命!”
洪武六年,正月初五,司马遹下诏册封拓跋六修、拓跋比延、拓跋普根三人为鲜卑大单于。果然不出所料,拓跋六修很高兴的接受了朝廷的册封,只有拓跋普根拒绝接受大晋的册封,同时他还替拓跋比延拒绝了大晋的册封。
拓跋六修在接受了大晋册封之后,再也不怵拓跋普根的威胁。为了向大晋示好,他还将自己的牙账北迁三十里,在盛乐以北的草原上建立牙帐,由于他得到了来自大晋的支持,因此吸引了不少鲜卑人前来投靠。到了三月份拓跋六修又增加了近十万众,“控弓之士”两万余。
除了拓跋六修外,司马遹又让人也暗中遣使鼓动拓跋比延称单于。拓跋比延见拓跋六修在大晋的支持下称汗,也不免心动,可是他实力较小,不敢如他哥哥那样与拓跋普根分庭抗礼,只好向拓跋普根请封。
拓跋普根本来就因为‘薄待’了拓跋比延而被不少人非议,尤其是当他替拓跋比延拒绝了大晋的册封之后,这种言论在鲜卑部落当中闹得十分猖獗!为了安抚人心,拓跋普根不得不大肆封赏拓跋比延,并将阴山北麓的一片草地划给拓跋比延管辖。
如此一来虽然拓跋普根还是名义上漠北的统治者,但实际上分裂的种子已经发芽。拓跋比延在脱离了拓跋普根的控制后,再也不愿意臣服对方,他一边缓和与自己的大哥拓跋六修的关系,一边重新接受了大晋的册封,以便争取到大晋的支持!(未完待续。。)</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