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风掣红旗大地翻(十四)
慈禧并不是一个有原则的人,起码原则不多,虽然她对姚梵这股叛军恨的牙痒痒,但作为一个长期掌权的上位者,即使她愚昧而反动,却也知道务实。
于是慈禧幽怨地叹口气道:“既然准备大军前去围剿还要一段时日,且那姚梵闹得也不算太凶,还知道畏惧天威退居弹丸之地,我看若是能够招安,将那姚梵和他的一干叛党赶回南洋,速速地平息此事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况且如沈尚书所说,即便招安不成,起码也把那伙叛军稳在原地了。”
其余大臣也觉得这个计策可以操作,于是纷纷点头。
这其中只有李鸿章心中隐隐觉得此事不妥,但究竟不妥在何处他也说不上来,只是觉得姚梵这个人做事没有那么简单。但既然这个招安的计策无可无不可,成亦可喜不成也无妨,因此他也没有阻止。
这还得归功于清朝的信息传播太慢,如果是两周以后李鸿章和满朝文武读到署名姚梵的《革命军》一书,那他们是万万不可能答应招安一计的。
正当朝廷急吼吼的商议定夺前往胶州招安的人选时,姚梵的培训班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
由于黄金莺的入学,黄澄琏无可奈何之下,命令从黄家办的上下书院中选派些年轻子弟,去姚梵的所谓“早帆青年干部培训班”接受讲座。
这所青年干部培训班被设置在即墨城内原属郭家的一处大宅中,从姚家庄移来的柴油发电机被安装在宅子一角,源源不断的电力通过电线将一盏盏白炽灯点的光明四射。
姚梵站在一间堂屋改成的教室前方,侃侃而谈道:
“当今中国之首弊,在于奴化教育。用儒家的封建思想,禁锢国民的头脑,人人读书只为当官,而且社会出路狭窄,读书除了当官没有其他用处。”
“由于满清的奴化教育,中国人对于知识的认识开始变得极其狭窄,对于世界上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知识视而不见,只埋头在经史子集的故纸堆中,与整个世界的发展潮流背道而驰。”
“我们的青年干部培训班,就是要打破这种奴化教育的禁锢!培养具有现代眼光和知识的中国人。”
“我们开设有五门课,有世界历史地理、社会学研究、科学原理普及、世界音乐鉴赏、世界阅读。这五门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让大家开眼看世界,为大家构建一个能够在将来进一步求知学习的平台和基础。”
“我们的学制为期只有两个月,两个月后愿意留下来为政府效力的,将给予安排工作,不愿意留下来的可以离开。”
“教材是免费的,我个人由于工作的原因,不可能经常来给大家上课,当然我会尽量抽出时间来,和大家共同探讨。我希望大家能够在每堂课之前进行预习,在课堂上进行智慧的讨论,相互促进的进行学习和自学,从灵魂深处洗净封建残余对我们的影响,成为又红又专的革命者,在将来成为对革命政权有用的一员大将!”
教室里满满当当地坐着一百多名学生,除了黄金莺和上下书院里派出的几个子弟外,其余大多出身贫寒,但都读过私塾,一多半的人接触过四书五经,曾经梦想过科举之途,但由于家道中落等各方面原因,这些人最终都放弃了读书当官的路。
姚梵的招生一方面从社会上进行公告,一方面从山东公社内部的战士和雇佣伙计中进行选择。虽然已经大胜了清军,但由于根据地相对于全国来说实在太小,社会上报名的人寥寥无几。姚梵不管社会报名者奔着什么目的而来,考虑到眼前缺人的窘境,在进行过严格的身份鉴别之后,只要不是清军的间谍或者本地出名的流氓地痞便一概收了。
姚梵一边调节着便携式音箱的音量和选择着曲目,一边道:“在正式学习之前我们要先学一首歌,学完这首歌我想大家也就明白了,我们这个革命政权是一个什么样的伟大政权,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业是一个怎样光辉灿烂的事业!”
“这首歌叫国际歌!大家打开世界音乐鉴赏教材,上面有歌词,请大家跟着歌词默记曲调。”
姚梵看见所有人都立刻打开了教材,对着上面稀奇古怪但是很容易看懂的简体字分辨着意思,于是按下了放音键,中国交响乐合唱团的男女声大合唱雄浑如长江大河般奔流而出,振聋发聩。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
一曲放完,教室里居然已经有学生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