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斯大林同志:
我们已经顺利抵达延安,受到了很好的待遇,同志们的精神都异常饱满,随时可以展开工作,请勿担忧。
哦,刚刚说到我们受到了很好的待遇,对吧?是的,待遇太好了,好得我们的心都有点儿不安。中国同志们为我们提供了洁净舒适的住所,水电一应俱全,还有丰盛的食品。就在一个小时前,我们刚在他们的饭堂里吃了享用了一顿盛宴,其中的牛肉(牛肉罐头)、鱼肉(鲤鱼罐头)、加了很多配菜的炒饭(什锦炒饭,一百多块钱一大麻袋)、红肠、腊肉、鸡蛋肉卷,甚至,还有月饼,我们最喜爱的红菜汤也不缺乏。是的,真的是太奢侈了,就算是克里姆林宫现在恐怕也很难拿得出如此丰盛的菜肴来招呼客人了吧?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的月饼,小小的一块,吃起来很香很甜,每咬一口你都会感觉到强大的能量正源源不断地注入你的身体,只要吃一块就能支撑六七个小时的高强度体力劳动,如果我们的红军战士能随身携带几块这样的口粮,想必会战斗力大增。中国同志们真的太热情了,他们那么困难,还拿出这么多好东西来招待我们,这让我们觉得很过意不去。
中国同志按照苏联的水准向我们支付薪水,哦,不,他们支付的薪水甚至比苏联的还要高一点,达到了每个月一百五十卢布。我本人领到的是最高的,每个月二百五十卢布,还有五十卢布的补助。他们所发行的钞票印刷异常精美,而且面额齐全,一分、两分、五分、一角、两角、五角、一元、二元、五元、十元,据说最高面额是五十元,但这么大面额的钞票我暂时还没有见过,想必是跟过去的百元美金一样,仅在银行之间流通,作为结算债券的一种吧。我已经收集了一整套货币,从一分到十元都有,托飞行员带回莫斯科,希望国家可以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研究,这些货币的印刷技术真的非常高超,值得学习。
然后我必须说说中国同志们。他们绝大多数人都很瘦,营养不良,就连他们的士兵和干部也不例外,据说哪怕是前线的将军,也经常以红薯、野菜为食,异常艰苦。最近他们突然获得了强大的援助,从武器到食品再到工业设备,一应俱全,很难想象是哪个国家如此慷慨,一次性给予他们这么多援助。这些援助极大地改善了苏区的局面,食品危机已经彻底解决,副食品和各种生活用品的供应空前地充足,让这些饱受饥寒之苦的布尔什维克们极为振奋。他们雄心勃勃地制订了一个类似五年计划的建设项目,计划在五年之内在这个小小的苏区建起两个炼油厂,三个炼钢厂,四个火电厂,一个水电站,三个化肥厂,五个水泥厂,十个纺织厂,十个煤炭厂……形成每年提炼原油十五万吨、生产钢铁十五万吨、发电一千万千瓦时、年产化肥十万吨、水泥五十万吨、布匹三百万米、煤炭三百万吨的工业能力。此外应该还有一些军工项目,但他们实施了严格的保密,还没有对我们开放,我们暂时还不知道具体内容。任何人看到这份计划,肯定会嘲笑他们异想天开,做白日梦,但是看得出,他们是认真的,而且正在以极高的热情和效率投入到这些项目中去,为了缓解上马大量建设项目造所带来的人力不足,他们不惜从前线抽调部队回来,显然,杨家岭那位杰出的领袖深深地意识到,抓住这一次机会搞好工业建设远比在华北战场跟日军旷日持久地拼消耗要重要十倍。我带领工作组前去视察他们的油田,吃惊地发现钻井所需的设备已经全部到齐了,工人们正在日籍技术专家的带领下将这些设备组装起来,准备开钻,根本就不管炼油厂那边的进度。看着他们,我仿佛回到了十年之前的共青城工地,那时我们跟他们何其的相似:激情似火,雷厉风行,有着用不完的劲。我对他们的选址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不得不承认他们找对了地方,那里确实有很高的几率可以打出旺井,甚至是自喷井,看来他们拥有真正的石油勘探专家,或者得到了外国顶尖的石油勘探专家的帮助。
总体而言,我们在这边的工作是相当顺利,生活也很舒适,我们都很喜欢这些中国同志,因为他们是那样的年轻、好学,精神饱满,仿佛朝阳一般。同志们都已经以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每天工作到尽兴,然后带着一身疲惫回来,拿出从他们的小卖部买来的烈酒和肉,开怀畅饮。据他们反映,他们的学生学习的速度非常惊人,如同一块块放在沙漠里暴晒了好几年的干海绵,近乎贪婪地从他们身上汲取知识。工人们工作也非常认真,再苦再累也不会有半句怨言,吃苦耐劳这四个字,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这是一个很有活力,很有希望的政权,这就是我的结论。
另:中国同志手里的一些好东西,比如说那种小巧而耐用,往插座一插就发会出柔和如日光的光芒的灯泡,非常明亮而且省电。还有电饭煲、电磁炉、电热扇以及那种吃一块就能顶七八个小时的月饼,都是极其实用的,我每样都买了几件,托飞行员一并带回去,希望斯大林同志能组织专家进行研究,那里面有很多技术值得我们学习……”
这是拉夫罗夫写给斯大林的信。作为苏联有名的地质专家、石油勘探专家,这个老头子多次得到斯大林的亲自接见,直达天听那是寻常事耳。现在斯大林就坐在办公室里,饶有兴趣的看着他的信,而那些训练有素的特工们正在反复检查着拉夫罗夫寄回来的几件电器。拉夫罗夫当然不可能害斯大林,但是小心无大错,事关国家领导人的安全,马虎不得。
信已经看完了,斯大林将它递给贝利亚,等后者看完之后问:“你怎么看?”
贝利亚谨慎地说:“拉夫罗夫教授是着名的实干派,最讨厌的就是夸夸其谈,能得到他这般夸赞,想必是对中国同志的表现十分满意了。”
斯大林说:“是啊,这个古板的老头子,他的足迹遍及整个苏联,见过的人多了去了,极少有人能得到他这么高的评价。”捏着下巴若有所思:“看样子我有点小看中国同志了啊……要不要派一个级别高一点的人到延安去调查一下,以掌握更真实的情况?”
贝利亚说:“这样做会引发外交风波的,斯大林同志。这段时间重庆政府已经通过外交部向我们提出多次抗议了。”
斯大林冷笑:“什么时候轮到他们冲我指手划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