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读书吧 > 大明皇子 > 第二十八章 要打仗了

第二十八章 要打仗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诸位大臣的脸色一变,边上的太监连忙跑了出去,对着门口执勤的太监喊道:“传太医,快去传太医!”

“皇上,国事虽然繁重,但是现在四海升平,全赖陛下之功。大明如日中天,皇上要多多保重龙体,才能让大明繁荣昌盛下去啊!”似乎觉得被李景隆抢了风头,常云第一个站了出来,一脸担忧的说道。

慢慢的平复了咳嗽,朱元璋摆了摆手:“朕一生征战,年岁大了,这身体难保不出问题。老毛病了,不用大惊小怪的。”

“皇上身系江山社稷,乃是重中之重,万万不可轻视啊!”众位大臣也连忙说道:“臣等还要接着伺候皇上啊!”

“好了,好了,爱卿们的忠心,朕是知道的。”朱元璋点了点头:“也会时刻注意保重龙体,北地的事情就这么定下了,诸位爱卿也回去忙着吧!”

诸位大臣告辞之后,朱元璋慢慢的站起身子,喘了几口气,最后又重新坐回了椅子上,无奈的摇了摇头:“真是老了,精力大大的不如从前,这身体也不行了。”

洪武二十九年,二月二十三,宁王朱权上奏皇帝朱元璋:近日骑兵外出巡赛,见有鞑子骑兵活动的痕迹,想必是有鞑子骑兵在附近到来了。宁王朱权觉得,恐怕鞑子有寇边之祸,需要朝廷拿出一个主意。

朱元璋看过奏折,觉的鞑子多诈,恐乃示弱于我之计策,此必设伏以诱我军,若出军追逐,恐陷其计。于是敕燕王朱棣,选精卒壮马抵大宁、全宁,沿河南北觇视胡兵所在,随宜掩击。

端坐在战马之上,身上披着战甲,慢慢的向前走,面色十分的凝重。

从朱高煦敕封了高阳郡王,已经可以参与北平之事了,这次出兵作战,燕王朱棣正好带着自己的儿子出兵见识一下。原本燕王世子朱高炽也要来的,不过朱高炽不要说行军了,骑马都不行。

倒是对自己十二岁的二儿子,燕王朱棣充满了信心,把自己的爱将送到了朱高煦的身边。

转过头看了一眼那个儒雅的男子,朱高煦很难将他和自己印象中的那个男人联系起来。看起来也就是三十多岁的样子,一身银色的盔甲,金色的护心镜莹莹闪光。红色的披风十分的显然,随着略微有些寒冷的春风摆动着。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早就如雷贯耳的燕山左卫副指挥使张玉。

对于张玉,朱高煦曾经刻意了解过,因为这是人的经历十分的有趣。同时也是让朱高煦觉得十分可惜的一个人,因为如果张玉能够活到靖难之后,明成祖的被征一定顺利很多。

倒不是因为张玉的军事才能,而是因为他的经历,张玉曾经是元朝官员。担任过枢密院知院。最关键的不是这个,而是因为张玉并不是早就投靠大明的,而是一直到洪武十八年,才投靠了大明。

那么多年,张玉都到了哪里去呢?他跟着元朝的朝廷逃到了漠北。而且在漠北生活了十八年,可以说对漠北的了解,绝对不逊于一个土生土长的蒙古人。

有了这样的经历,在加上卓越的军事才能,张玉在投靠燕王朱棣麾下之后,屡有战功。在洪武二十六年,燕王出征漠北,张玉下子拿下了包括野人部落在内七个部落,立有战功,直接升迁到了现在这个位置。

从那个时候开始,张玉也是得到了燕王朱棣的信任,在靖难之役当中,张玉负责夺下北平的九门,可见燕王朱棣对张玉的信任。现在将自己的儿子放在张玉的军队里,也是一种极为信任的表现了。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燕王朱棣以国士代之,张玉也以国士报之。靖难之役,张玉战死于东昌城下,绝对是燕王的一大损失。

“张将军,这次父王让小王跟在将军身边,还请将军多多照顾。”朱高煦笑着看了一眼张玉:“小王年纪小,对于军旅之事不甚明了,还请张将军不吝赐教。”

“王爷折杀卑职了!”张玉在马上对朱高煦抱了抱拳:“从离开北平之后,已经七天了,王爷每日骑马赶路,与普通士卒一样吃住、行军。已经大大出乎卑职的预料之外了,王爷是有大毅力之人,卑职怎敢僭越。”

摆了摆手,朱高煦摇了摇头:“真所谓达者为师,小王以后一定要像张将军多多请教,请长将军到时候不要推辞。”

“既然王爷如此抬举,张玉也不做那虚伪之人!”张玉低着头,沉声说道:“只要王爷垂询,卑职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咱们就一言为定!”朱高煦看着张玉,双眼发亮,忽然想到了一个不错的主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