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读书吧 > 经济学原理与应用 >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2018-04-15 作者: 张松灿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逻辑分析方法和历史分析方法相统一的方法

1.逻辑分析方法

逻辑分析方法是指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要充分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形式到实质,由一般到特殊,由简单到复杂,在科学严谨的推理中总结出经济活动的规律性,正确地阐明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的必然发展进程。Www.Pinwenba.Com 吧

2.历史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时,要按照历史发展的真实进程来把握其规律性。也就是要通过考察、研究大量的不同地区、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人类不同发展时期的经济活动形式、内容、制度、政策的典型实物、文献和案例,来说明和揭示经济规律。

作为“社会科学王冠上的明珠”的经济学,除了要正确地运用逻辑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外,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两种方法统一起来,做到逻辑和历史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研究方法,可谓坚持逻辑分析方法与历史分析方法相统一的典范。他遵循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变革,看作是一种客观的、必然的历史过程。他对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及其变革的评价,不是仅仅从道义原则出发,而是遵循生产力标准。他得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和预见,是从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能否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来客观评价的。

运用历史方法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时,必须排除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偶然现象和因素,以及各种曲折过程,从复杂的、曲折的历史过程中,揭示出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一般地说,逻辑进程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它是社会经济现象历史发展过程的反映。例如,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就是逻辑分析方法和历史分析方法相统一的具体运用;按从农业到工业再到商业服务业的顺序去研究产业资本、借贷资本、金融资本之间的本质联系,也是历史分析方法和逻辑分析方法相统一的研究方法。

二、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政治经济学,还必须运用科学抽象法。科学抽象法是从具体到抽象与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的统一,它是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进行的。

1.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俗称归纳法

即要求在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时,必须充分占有材料,详细分析具体对象,暂时舍去与本质规定无关的方面,撇开表面现象,从中揭示出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把握经济运行的规律。马克思从各类商品的“使用价值”差异中抽象出“价值”的共同属性,便是这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就可以使认识由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并形成一系列范畴和概念,然后进一步运用范畴和概念去深入剖析具体经济现象,使人们对现象的认识更科学。

2.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俗称演绎法

即用本质来说明现象的叙述方法,也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这种方法是运用通过研究得出的经济关系的本质和规律,通过经济范畴进行理论叙述的,但这种叙述不是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做简单的描述,而是进行深刻和科学的说明。例如,马克思得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的抽象的、本质的范畴”,而后运用剩余价值范畴深刻地剖析了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如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地租等的共性和差异,揭示出资本家阶级进行分工和配合,共同开展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的实质。利用这样的分析方法,才使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有了系统性、科学性和革命性。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软科学或人学,与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不一样。自然现象具有“可重复性或可逆性”“纯粹客观性或确定性”,从而自然科学可以采取重复做科学实验、定量研究等方法以得出正确结论,这决定了自然科学常常以严格检验的结果作为确定其科学性的依据。而社会现象则是一个主客观纠缠在一起的复杂问题,因为人类的行为不仅受个人心理的支配,还受到文化价值、历史传统等社会人文因素的制约。社会现象本身积淀有历史、文化、传统等无法复制的因素,每个民族、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活动都富有特色,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社会性和传承性,这就使得社会科学充满了不确定性。尽管东西方经济学都以人本身的行为及人的社会关系为研究对象,但是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济发展之道仍然是不容易的。中国**在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之所以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便是这个道理。正如韦伯所说,社会现象遵从“或然性”的因果关系规律,不可能做到“条件完全相同,其结论也完全相同”。因此,研究经济活动规律时必须善于抽象和概括。

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1.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方法是大量运用经济指标的数量分析来揭示经济规律的研究方法。数量分析可分为三类:一是总量分析,适用于宏观经济分析。二是个量分析,适于微观经济分析。三是数量结构分析,适于对总体分解后内部结构分析,如产业结构分析、部门结构分析、地区结构分析等,实际上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中观经济分析。这三类数量分析,借助于建立经济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或函数关系,进行经济关系的推理和分析。总之,定量分析方法是把数学推理和逻辑分析大量运用于经济现象的研究之中,从量的方面研究经济运行和发展。

2.定性分析即非数量分析

定性分析方法在经济学的研究中也是大量用到的。主要包括:一是经济制度和体制分析,如产权问题、经济体制市场化问题、社会利益分配的合理化问题等,不可能完全借助数量模型进行分析。二是经济理论分析,即要研究在经济活动中“应不应该做”“值不值得做”“做得对还是错”等价值判断问题进行研究和判断。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通常是综合使用的,这符合量变和质变辩证统一原理。定性分析是开展定量分析的前提,在一定经济属性判断的基础上开展数量分析,把握数量界限,提供数量依据。另一方面,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延伸和扩展。定性分析是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观察事物数量变化的具体过程,观察其对事物性质产生的影响,最终形成对事物性质的正确判断。二者各有特点和长处,只有把定向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科学的分析方法体系。运用质量互变规律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就要局部的“量变”究竟积累到何种程度,才能达到“质”的变化,并对经济发展究竟会产生什么根本影响,进而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如关于通货膨胀究竟是有益还是有害问题,经济学家奥肯已经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论是“适度、温和、可控制”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利,而“恶性、奔腾式”的通货膨胀则十分有害。

四、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法是严格依据经济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事实来探索经济活动规律性的研究方法,它超脱既有的价值判断,旨在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的问题,而不讨论“应该是什么”。

规范分析法是以一定的价值标准为基础来研究处理社会经济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方法使显示活动达到或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