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应该叫什么呢?”桓温问道。
“要叫舅父大人了。”庾翼说完哈哈大笑。
桓温在庾翼的带领下拜见庾亮,庾亮再次打量桓温,不住的点头。当年,桓温的父亲桓彝便是高大英俊,桓温比他的父亲还要出众。
庾亮问:“你父亲殉国时,你也15岁了,他生前可曾向你提到过我吗?”
桓温回道:“家父生前常向我们说‘温挺义之标,庾作民之俊。’”
庾亮笑了。这句话是庾亮做顾命大臣时庾阐所写,意思是温峤是忠义的标杆;庾亮是全民道德的楷模。
“西藩整顿完毕,后面该如何治理?”庾亮又问。
“孔子云:富之;教之。”桓温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说的好,”一边的范汪赞道:“圣人这四个字是国家治理的至理名言。荆州经过陶太尉十年辛苦经验,社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现在正是推行教化的最佳时刻。”
魏晋以来,大士族崛起,他们追求自身的自由放达,虽然开启了中国的个人主义,但是对儒家社会道德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玄学的个人主义属于唯心思想,他的媾和对象是宗教道德。当桓温回道建康,我们再结合故事,深入探讨。
“推行教化,该从哪里入手?”庾亮再问范汪。
桓温以为在问自己,想起一到桓宣那里,家族学堂里传授的全是家族理念,便开口道:“应从推广官学入手,士族不可学在家族。”
汪范眉头一皱心,里寻思,这么大的题目哪是这么一个青年所能回答的,虽然桓温回答的很正确,但反而使汪范对他有了一丝反感。
汪范是当世大儒,他此时还不是什么大名士,一段时间后他坐上豫州大中正,才成为真正的名士。大士族之家崇尚玄学,,儒士反倒少,而西藩更多的是中等士族,家境处在贫富之间,心中更多一分功利,崇尚儒家的反倒更多一些。后来,范氏家族数代以儒成名,他的儿子、孙子都是大儒士,他的后代中最知名的一位便是写《后汉书》的范晔。
桓温抢了汪范的风头,汪范上前补充道:“应在武昌大修官学,西藩所有官员的子弟必须来此上学,为隆重起事,首先应隆重祭孔,确定儒学在西藩的地位。”
听到桓温的回答,庾亮不住点头,叹道:“少年时我也爱好清谈,疏于自律。现在看来,人性重关系而轻才华,好逸而恶劳。学业至苦,回报未厚,因此士人往往钻捷径,不肯用心读书。重建官学,致力教化,确是当务之急。”
庾亮又对一旁的殷浩讲:“开官学,总要先祭拜圣父孔子。祭圣人的表文就由你来替我写,何时可以交付与我?”
殷浩上前两步拜道:“现在即可。”
同屋的人都是一愣,殷浩看着众人怀疑的目光,朗朗念道:“诗书焕于唐虞,宪章盛于文武,然后黎民安乐,秩序井然。可是幽、厉乱政之后,上陵夷而失教,下苟免而无耻。高山化做谷底,天下错乱。夫子以玄圣之灵,感化万物,苍生。夫子既没,大道再次混沌。秦虽悖道,汉尊孔修。到我大晋,愈加仰钦大道。大奠既设,敬若灵规。心存夫子凤德,崇尚夫子礼教。心驰神往,隆礼鉴证。”
殷浩念完,厅中各大名士都惊得目瞪口呆,殷浩不愧为新一代才子之首。庾亮非常感慨,留下滚滚热泪,众人皆手足无措,庾翼上前问道:“大哥,有何心事?”
庾亮叹道:“我看到殷浩、桓温文才武略,突然想起青儿,她若还健在也该到了择婿的年纪。”
庾亮的长子、长女均死于几年前的苏峻之乱。当然,若他的女儿还在,恐怕也不会考虑桓温和殷浩,他会把女儿直接嫁与皇帝。俗话说姑舅亲代代亲,后面还有晋成帝在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