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四:有命,无咎,畴尚祉。
【白话】九四,奉行天命,替天行道,开通闭塞,没有灾祸,大家互相依附都可以获得福分。有天命保佑,没有灾祸,同类众人(九五、九六)依附着他(九四),同心协力,坚守正道,可得福祉。此爻爻义是说有富贵的天命的人,是不会有灾咎的,与富贵相关的一类事情都会跟着你来,给你带来福祉。
【原文】《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白话】《象辞》说:奉行天命,替天行道,开通闭塞,没有灾祸,按否极泰来的志向而行也。说明要实现济困扶危替天行道的志向。
“命”指天命。“畴”同类。“离”与《离骚》的离同,罹、附的意思。“九四”在六爻中已经过了一半,闭塞时期也过了一半,开始露出曙光。“九四”阳刚,具备排除阻力的才能;但在阴位,缺乏刚毅敢做敢为的精神,因而,想要救世,需要天命;也就是要看命运与际遇,才能决定祸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九四”“九五”“上九”志同道合,齐心协力,才会是福。
这一爻,说明君子要排除小人的势力,必须因应时机,精诚团结。
解析;九四,此爻居于否卦上卦乾(天)的下位,属阳爻居阴位,从微观上看,阴阳相对平衡,表明闭塞时期已过了一半,开始露出了否极泰来的曙光,没有什么灾祸。“命”指天命、天道;“畴”指范畴;“离”指距离,“祉”指福祉。九四,阳刚,具备排除阻力的才能;但在阴位,缺乏刚毅果敢的精神,因而,需奉行天命。替天行道,开通闭塞,才能没有灾祸,实现否极泰来,才能享受天地之道、天地之宜的福祉。从宏观上看,此爻上有初六、上九、九五组合成的兑(泽),下有六三、六二、初六组合成的坤(地),泽居地上,即水在地上聚集成泽,滋润万物。福祉万物。从天时上看,此爻上有兑可喻为月,下有坤可喻为云,再加九四阳爻阴位可喻为日月,这样云开见日月,可形成日月合明,遵循了“从日到月,从月归新的日”的客观规律(志),距离否极泰来的范畴已不远了。也就是距离公民享受的天地交合,天地之道,天地之宜的福祉不远了。
1、九四
前面曾经谈到,“否卦”并非爻爻都否。“泰卦”亦非爻爻都泰,它们本身都处于变数之中。尤其到了“九四”,在阴极到了交阳之际,否中藏泰、羞内含誉。事物正朝着好的方向转化。农村人有句话,那叫作“一把荆棘不可能捋到顶”。就爻论爻,“九四”处外卦初爻。是阳爻处阴位,刚中带柔。虽有几上几下之虞,但空间在哪里,谁想否也否不了。就这一点,历来被易学家称之为“有命”、“天命”、“八字”、“天意”。周朝之后,人们对此爻理解释颇多,并由此演绎出许多派别,“袁许之术”就是其中之一,这也是中国古文化底蕴丰厚的具体表现,无可厚非。
2、有命
对“有命”的解释,许多教科书都认为是指“天命”。鸿泉半山认为其意多重性。“有’者,存在也;“命”者,人生轨迹也。“有命”,就是指人生的道路上有轨迹可循。分析起来,其意有三:一是“天命”,也就是先天条件。如果说司马衷当皇帝是天命,那是因为他是司马炎的长子。但司马家棋错一步、满盘皆输,导致了八王之乱,晋朝由此分崩离析。正因如此,王安石得出“天命不足畏”的结论。二是指“天分”,也叫“天才”。李白就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但天分并不代表着“结果”,这里头有个“过程”的链条,那就是天分的外延与内涵。以后汉开国皇帝为例:刘秀的悟性好,叫“天分”;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加上生于乱世,是“天命”;他率族揭竿而起,叫“顺天而行”。但没有他艰苦卓绝的奋斗与应时而变方式方法,,恐怕与他哥哥一样,早被人杀害了。所以后人说,“天分再好,也得靠后来实践”。三是指君王有了命令,或进朝觐见、或有新的任务、或赏赐、或加官晋爵,等等,这里头往往有“三分天意、七分人为”。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孔子是不大相信天命的。流传至今的《五经四书》中的《易经》,有关这一爻的解释就足以证明。
3、无咎
这个“无咎”,是以尊天命而行为条件的。鸿泉半山认为,所谓“尊天命”,应该说是要求按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无论任何人都期盼一生平安,都希望事事“无咎”,但必需顺天而行,否则,则是“大逆不道”。在这里需要指出,“有命无咎”的观点后来被董仲舒、朱熹等人弄得面貌全非。因此,不能从天人感应上去理解这一命题。
4、畴离祉
这三个字,是个抽象动词。“畴”与俦、筹通用,能否作“劝说”、“规约”、“引导”“疏导”来解释;“离”,指背离、离开、离去等;祉,指福祉、社稷、环境、疆域等。把三个字连起来读,那就是要约束人们不要远离福祉,要以大局为重。这样才能“无咎”。
5、有命无咎,志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