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十二年九月初六日,卯时二刻,太和门前广场。
随着午门鼓声隆隆,一众文武大臣列队从紫禁城午门左右掖门鱼贯而入,并按品级分列于太和门前。
此时皇上还没有来,重新聚集在一起的人群,很快就出现一些小小的骚动,连负责监察百官仪规的监察御史也没有制止。
昨日本是御门听政[1]的正日子,可散朝之时,皇上也没有下旨说今日还要在太和门常朝仪早朝。直到昨天入夜,各衙门执事才分派干吏挨家挨户通知这些当朝重臣,说是明日再行御门听政。虽然对于年轻有为的皇上来说,以前也发生过这种事情,但每一次临时增加常朝仪,都会给满蒙汉所有大臣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
卯时八刻,终于看见一身朝服的皇上乘辇自位育宫面南而出,此时午门钟鼓齐鸣,两厢中和韶乐[2]大作,太和门广场上的文武群臣终于归于肃穆。
辰正刻(早8时)一到,福临正好于太和门下升座,内大臣分立前后,侍卫又于其后护守。起居注官四人立西柱后,大学士、学士、侍讲、读学士,正、少詹事立东檐下,御史、副佥都御史立西檐下。接着,銮仪卫官赞“鸣鞭”,静鞭三响中,鸿胪寺鸣赞官高赞“排班”,底下王公百官立刻就拜位,行一跪三叩礼。
今日虽然不是大朝会,只是一次御门听政的常朝仪,可在京所谓“六部九卿”,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满汉尚书,通政使司长官通政使、大理寺长官大理寺卿、都察院长官左督御史,实则是六部、五寺(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二监(国子监、钦天监)、二院(都察院、理藩院)、一府(宗人府),共十六个机构的满蒙汉三族主事官员,各位大学士、学士,各“翰詹科道”(翰林院、詹事府、六科给事中、御史道)等,以及相关的办事官员,共计百十人,齐齐聚在太和门外广场之上,将这套程序进行的一丝不苟,整个过程再也没有人交头接耳。
礼毕,众人远远看去太和门下,却惊奇的发现,门下明黄色御座左手边、大学士、学士之前,还立着一个小小的金黄色身影!靠得近一些的六部九卿终于认出来,这位小不点,正是不在常朝仪序列的多罗贝勒、皇二子、大清火器营左总统大臣玄烨!今日可是他第一次出现在御门听政的场合!
今天的弘毅,坚持不再吊着夹板绷带,也按照皇帝福临的要求,没有穿多罗贝勒的石青色四爪正蟒朝服,而是一身皇子服饰:头戴巻檐式薰貂冬朝冠,上缀朱纬(红绳),顶子为金龙二层、东珠十颗,上衔红宝石;身穿端罩、龙褂,均为金黄色,绣五爪正面金龙四团,两肩前后各一,间以五色云;胸前挂金黄丝绦[tao]穿就而成一百零八颗珊瑚朝珠[3],腰缠猫睛石金版四方金黄丝绦朝带,足登金黄方头朝靴……
虽然都是小一号规制,此时的小玄烨却是一身金黄色,立在一身明黄色服饰的皇帝身旁,凸显了这大清皇家的威仪和地位!
文班里的礼部满尚书恩格德悄悄看了半天,终于忍耐不住,低声向身旁的礼部汉尚书胡世安说道:“处静兄,小弟今年五月才任职礼部,兄台你顺治五年就任了礼部左侍郎,这见识自然不俗。不知今日这贝勒玄烨的冠服,可是有所暗示?”
“恩大人,小弟才疏学浅,不敢妄言呀!”胡世安故意推脱。
“嗨,兄台不说我来说,这一身金黄,是不是‘太子’冠服?”恩格德追问不放,还故意强调了“太子”一词。
“我朝入关以来,还未立储。皇子服饰,也未明载于《大清会典》,不过参照前朝之规,至少是‘皇子’仪规。”胡世安只好模棱两可的回答,不过却突出了“皇子”一词。
“哦,明白了,皇上这是……”恩格德有了自己的判断,也在自言自语一般。
“那如此一来,咱们回去就要知咱们礼部的会仪制清吏司[4]了,要早作准备,省得今后再行嘉礼[5]的时候慌乱出错才行!”恩格德自以为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