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读书吧 > 明朝大丈夫 > 第二百三十四章 杀鸡儆猴

第二百三十四章 杀鸡儆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承恩觉得郁闷,其实李景比他还郁闷。

因为擅自离境这件事,这次李景把自己许多实力都暴露了出来。

这么做,李景也是没有办法,当时只有把朝廷那些大臣拖下水,他们才会帮自己说话,否则自己就要被下狱问罪。

若不想束手待毙,就只能起兵造反。

但现在却绝不是造反的时候,

李景要是起兵造反,那么河南这些灾民便顾不上了,这可是上百万人,李景怎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么多人死去。

而且两年之内李景还要应付另一场更大的灾难,瘟疫。

如果造反,平阳府一带便要成为战场,到时非但没有精力阻止瘟疫,只怕反而会加剧瘟疫的蔓延。

看着马五送来的情报,李景摇了摇头。

朱由检答应了运城的盐政由他全权做主,同时把所有的盐政官员全部调走,这说明朱由检现在真的是一点钱都没有了,不然的话,朱由检是绝不会把盐的专卖权交给他的。

但是朱由检无奈出让盐的专卖权,对他必然会更加嫉恨,只要时机成熟,就会对他动手。

轻轻叹了口气,对朱由检的隐忍,李景还是很佩服的,李景自问没有朱由检这份功力。

对朱由检这个人,李景可能比朱由检自己了解的都深。朱由检身上有很多优点:坚忍,勤劳,爱民等等,但是在他身上同样还有很多致命的缺点:多疑,自负,没有主见,没有识人之明。

在李景看来,朱由检并不适合做一名决策者,朱由检更适合做一名执行者。

因为朱由检的性格决定他做不了一名决策者,作为一名决策者必须识人善断,哪怕他本身能力不行,只要他能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就能弥补他自身能力不足的缺陷。

与此同时决策者还要有决断的能力,人才考虑问题思路可能不一样,做法可能也不一样,这就需要决策者自己拿主意,从中选出最佳方案。一会儿觉得这样好,一会儿觉得那样好,犹豫不决,那样也同样办不成事。

刘邦和刘备就是这样人,他们本身没有太多的能力,但是他们用的都是有能力的人。

同时他们能在关键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然后果断执行。

朱由检跟两个人一样,都是自身能力不足,但是他却没有刘邦和刘备那样的识人知人用人之明。

大明朝可谓人才济济,军事上有孙承宗这样的战略军事家,有曹文诏这样卓越的战术执行者,文臣有袁可立这样睿智的政治家,科学有徐光启孙元化这样的天才科学家,可是他居然全部弃之不用,或者用的根本不是地方。

而且朱由检性格多疑,别人提出的意见他总要先怀疑一番,然后他还非常自负,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哪怕自己做错了也不承认。

最后他还不会在关键的时候做决断。

因此刘邦和刘备最后能成为一代雄主,朱由检最后只能悲剧收场。

但是朱由检作为一位执行者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

朱由检性格坚忍,勤劳,只要告诉他怎么去做,他便会兢兢业业地将之做好。

可惜朱由检是皇帝,没人会教他怎么做,更没人敢教他怎么去做。

李景摇了摇头,朱由检的性格决定他的悲剧是注定的。

就算大明的子民各个都是钻天鹞子,被他用网这么兜着,那也是白扯。

放下马五送来的信件,李景拿起放粮的账簿仔细计算起来。

河南这次受灾的面积和灾民的数量远远高出他原来估算,张楚随后运来了五万石粮食,第一批运粮队又回去拉来五万石粮食,但是粮食依然不够。

据报,在一些偏远之地,由于粮食不能及时运达,已经有大量灾民在饥饿中死去,同时还有许多民众组织起来开始四下劫掠。

对此,李景也是颇为无奈,因为平阳府那边的运力已经到达了极限,已经再也抽调不出马匹车辆运粮了。

单靠民力运输的话,运来的那些粮食,民夫自己就得消耗一半。

这次往河南运粮赈灾,李景总共调集了三万多民夫,大车五千余辆,几乎把平阳府所有的骡马都调来拉车,另外还征调了近万辆推车。迄今为止,光运粮的民夫和拉车牲口就已经消耗了一万多石粮食,这还没算护运粮食的士兵的消耗。

算了会儿账,李景将账簿推开,心里暗自叹了口气,这么下去可怎么得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