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读书吧 > 辅帝理政之大明智妃 > 第115章 受困忆往昔 良将自叹息

第115章 受困忆往昔 良将自叹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115章 受困忆往昔 良将自叹息

(146)

于是,跟他进来的俩士兵拿出绳索,极熟练地当即便将毕自肃绑了。然后三人出门扬长而去。

突然间发生的变故,令毕自肃猝不及防。他偏头看看捆绑双臂的绳索,一时间好不悲伤!年近五旬快到知天命年纪的他,平生还是头次受此“高规格”待遇!自入仕之后,从部司职员,到七品知县,再到府尹,直到巡抚大员,他从来只在官衙审判大庭,喝令衙役给罪犯上绑;风水轮流转,今日却被别人绳捆索绑,这还真有讽刺意味呀!

双臂突兀间被绳索紧绑,一时间还真不习惯,心愈急愈不自在,只感到浑身燥痒难忍,倾刻间急汗便将内衣湿透。此刻,他突然忆起本府衙役们的话:被绳捆索绑的人,若想解除痛苦,就须勉强忘记现时中的自己;最好陷入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中去。自己正处此境遇,何不当真一试?其实,在此境况下,就不勉强,亦会自然地陷入对往事的回忆。

于是,有生以来,尤其致仕之后的一段段往事,即时逐一浮现在眼前------

这是位出生于延安府的陕北汉子,且还系祖孙三代为官的官宦后代。其祖父毕圣铭是万历初年进士,曾官拜长安府尹;其父毕继业万历中进士,亦授延安府尹。因其祖、父两代均为清官,为人处世严谨认真,治家教子循规蹈矩。

所以,当他兄弟相继来到人世后,年虽矍烁但尚健在的老人,便给俩孙儿先后起名为“自严”“自肃”。兄弟俩虽相差两岁却同时入学,投在同一塾师门下。但二人虽白天多在校就读,实际上放学归家时间,多受其祖和父言传身教。所以连其长大后,国子监的教习和侍讲都说:“这俩学生简至是他祖父两辈的影子,不仅思想言行酷似,连生活习惯,举手投足亦大同小异。”其祖与父虽教孙、子忠君爱国,亦支持其走致仕之路;但因自己一生在地方为官,亲尝其内中三味和甜酸苦辣;果真如京戏《徐九经升官记》中所唱“做官难,难做官------”。因此,在教他兄弟礼仪上便偏重于如何与同僚相处,及如何侍君?其目标便是鼓励其向一个阁臣方向发展。相反,却极少教他们“独挡一面,运筹帷幄,如何当好一个地方官”。兄弟俩果没辜负祖父辈的期望,在天启初年科考时均一考便中,兄弟双双进士及第。其父临卸任前,早向友好同窗叶向高,推荐自己两个儿子,请其接纳在他担任首辅的内阁部司供职。叶向高从小看着他兄弟长大,深切了解“强将手下无弱兵”的道理;毕家兄弟像他们的祖辈父辈一样优秀;安置培养好了,无疑又是国家栋梁之材。

于是,便早早将其兄毕自严,计划安排在户部行走;将其弟毕自肃计划安排在兵部当值。到正式发榜之后,叶向高看到毕家兄弟果然都进士及第,自然十分欢喜;于是便亲找二人“谈话”,既当面告知分配去向,亦算正式征求意见。在叫到其兄毕自严时,对方坐在虽为家父好友,但毕竟是当朝内阁首辅叶大人面前,未免显得局促不安;甚至有点无所措手足;经叶大人再三宽慰道:“不必拘束,以后咱就是同僚,还要长期共事。”他这才自然一些。当提到让其去户部供职时,自是满心激动欢喜,不停说着感动感激的话。

可让叶向高始料不及,且大为惊讶的是,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分配如此严峻形势下,竟还有人自愿出让留京留部名额,并主动申请去地方任职;且还指明“愿到仍有战乱的辽东”。要知道在当时形势下,在本科进士中,有多少人,及乎动用了包括皇上,后宫妃嫔等在内所有人事关系,想将自己分入内阁部司;那怕是只要不出京城,做个普通京官都可以。若是换上别人,主持进士分配的叶大人,当是心下暗喜,正中下怀,他不留部留京,自然空出一个名额,可再解决一个知近关系;而又能解决根本没人愿去的辽东燃眉之急,岂不一功二得? 但要命的是,提出此申请,自愿去边疆,此刻面前坐着的这位,潇洒自如,像在自己家中一样,毫不拘束,更不羞怯,端起茶就喝,拿起烟就抽,自在得有点过的主儿,却是友好同窗毕继业的爱子毕自肃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