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场,也是来自印度的一个翻译名词。又称“菩提道场”。原指佛成道的地方,即今印度的菩提伽耶,后来则泛指一切佛僧修道的地方,不问有无殿宇堂舍。佛教传入中国后,道场则变成佛寺的别称。隋炀帝时曾敕令天下一切寺院一律改称道场,把建立在皇宫内的佛龛及其他佛事活动的场所称“内道场”。不过要指出,佛教四大名山也称“四大道场”,分别被认为是普贤、文殊、观音、地藏四大菩萨修行之处,而不特指某一座寺院。
阿兰若,也是梵文音译。意译是远离闹市人群的地方。佛教有三种阿兰若,一是达磨阿兰若,即菩提道场;二是摩登伽阿兰若,指坟地及远离村落的地方;三是檀陀伽阿兰若,指没有人烟的荒漠。《聊斋志异》的《小倩》一篇,书生宁采臣居住在“兰若寺”,而遇见女鬼聂小倩。这里的“兰若”无疑是靠近坟地的意思。唐代,“寺”一般指大寺,而“招提”、“兰若”都指小寺。
梵刹,“梵”的意思是清净,“刹”的意思是地方、国土。后来,把寺庙前面的幡柱称刹,或把寺塔顶端的轮盖称“金刹”。它们都是寺院的最高建筑,是寺院的标志,佛寺也因此被称为梵刹、金刹等,而把比较古老的佛寺称“古刹”,禅寺称“禅刹”等。
丛林,一般指禅宗佛教寺院。喻禅宗僧众集中相聚一处,如同众树成林一样;又取草木生长不乱的意思,比喻禅寺法规严密。丛林制度始于唐代中叶,至宋代臻于完备。在宋代,禅宗寺院大体形成为三种格式。一是“甲乙徒弟院”,又称“子孙丛林”、“法门丛林”。这种禅院以住持僧的世袭制为特点,即住持由本门弟子按僧龄长短继承。这种寺院的财产不是天下众僧共有,而是本门禅寺的私产。二是“十方住持院”,这种寺的住持由众僧在官府的监督下选举产生,由天下高僧大德中选合适者担任,可容纳十方僧众来住。三是“敕差住持院”,这种寺院的住持由朝廷任命,并给寺牒,故又称“给牒院”。
中国佛教寺院的名称,如果依据《大宋僧史略》又可分为六种,即窟、院、林、庙、兰若、普通。窟,指依山凿石,形成洞窟,内按佛像,并立僧房,形成一座佛寺。如我国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等。院,原指有围墙的官宅。唐初,玄奘在大慈恩寺建翻经院,开佛寺称院之始。宋代,福州有东禅等寺院,湖州有资福禅院等。这些佛寺内均进行过佛教大藏经的雕造可见它的规模很大。此外,中国佛寺还有尼寺和僧寺的区分,尼寺一般称“庵”。
如果按照寺院所属的佛教宗派来划分,寺院的类别又分为以下几种:
(1)讲寺——属天台宗。如天台山的国清讲寺、高明讲寺和南京的鸡鸣讲寺。
(2)禅寺——属禅宗。如武汉的归元禅寺、宝通禅寺和上海的玉佛禅寺以及杭州的云林禅寺(灵隐寺)等。
(3)净寺——属净土宗。如南京的三昧净寺。
(4)律寺——属律宗。如苏州西园的戒幢律寺、南京的古林律寺、妙悟律院、杭州的昭庆律寺等。
(5)教寺——宗属不详。如松江的圣兴教寺、长安兴教寺等。
褪尽奢华
中国佛教寺院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宫殿式建筑,崇尚繁华。《洛阳伽蓝记》记述的永宁寺就是一例。这个寺位于洛阳市中,寺中有塔,“高九十丈”,百里之外能“遥见之”;塔上有金铃5400枚,昼夜和鸣,声闻10里之外。塔北有一所佛殿,里面有金像、绣珠像近20尊,做工奇巧。寺中还有僧房楼观100多间,雕梁粉壁,重门高墙,蔚为壮观。可以说,除了寺中的塔外,永宁寺简直是当时皇宫的再造。
在唐朝,由于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寺院的建造都极尽奢华。当时的佛寺一般包括七种基本建筑:(1)佛塔,安放佛舍利及其他圣物处;(2)佛殿,供奉佛、菩萨的殿堂,为寺庙的中心建筑;(3)讲堂,或称“法堂”,是讲经说法的地方;(4)钟楼;(5)鼓楼,钟楼、鼓楼是悬挂钟鼓的楼阁,僧人的各项事务均以钟鼓声为号;(6)僧房,僧人的宿舍;(7)斋堂,用餐处。这七种格局被称为“七堂伽蓝”。